Loading

樂退精選好文

生活22ndNovember2021

學習與自己獨處!疫情下更該自在而活

fb line

自2019年後,Covid-19病毒疫情以驚人的傳播速度蔓延至全世界,醫療、公衛、經濟、教育、人際等生活各個面向都隨著疫情而受到深遠的影響。而隨著新型變異株的出現與強勢感染力,如今在防疫上勢必得面臨更多挑戰。

 

在台灣,在高度人民自律與政府嚴密防疫措施下,雖然疫情受到一定的控制,但根據許多公衛機構與專家的觀察預測結論,與Covid-19病毒共存將是未來生活新常態,尤其是已經退休的銀髮族們,當兒女出外工作、成家,只剩下自己時,防疫與生活兩者該如何完美平衡?

 

傾聽內心聲音 後半場生活更精彩

對於習慣團體生活的人或樂於與周遭人群互動來說,疫情期間與人交流的機會受到限制,獨處時間相形變得更長,如果無法自我調適心理狀態,容易產生情緒焦慮等問題。

 

此時,更需要的是轉換心念,雖然無法像以往般密集接觸人群,但這時寶刀未老,不至於無法自理,不妨利用時間為自己好好安排生活,重新審視自我人際關係。

 

另外也可以嘗試增加肌力的和緩運動、審視心靈的靜態冥想、參與有興趣的大學線上推廣課程,甚至是找尋才藝與發展其他事業的可能,以自己為中心,不必再為別人而活,將生活重心回歸到自身,重新省思自我的飲食、健康、情緒等領域,逐步培養獨立性格的生活型態。

 

拉開防疫距離 拉進新心距離

當防疫成為日常,人際關係是最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面向,往常習以為常的聊天、聚餐、擁抱,如今都必須以保持社交距離為優先考量。

 

保持社交距離並不代表要捨棄原有的社交圈,即使不能親自面對面,拿起手機或電話,直接撥通號碼給對方是最快也最簡便的方式。當然,如果想念一起泡茶聊天的時光,給自己一點「儀式感」是最有效的,大家事先約好各自準備茶點,透過高普及率的線上通訊軟體,無論以文字、語音或是視訊,都能無障礙的交流彼此的感情與想法。就算不懂如何使用,在與朋友聯繫討論的過程中,都是疫情下另一種既能傳達溫暖又能兼具防疫的互動方式。

 

善加利用網路資源 生活學習不中斷

為了維持規律生活作息、培養新興趣,或是避免社交圈因退休而縮減,退休銀髮族多半會選擇參與各種社團學習活動,但在疫情升溫時,許多相關活動在安全考量下往往採取停課措施以應對攀高的疫情曲線。

 

少了實體社團學習活動,難道學習就必須被迫中止?現今網路上有著許多免費或付費學習管道,無論是各大線上平台或是APP,都提供了多元化的數位課程,如台灣大學或文化等大學的進修推廣學院,定時有線上或直播課程;動態的健身建議可利用如「動動」、「Active Arcade」等APP,舞蹈則有「JUST DANCE NOW」、「Swipe」等;靜態的語文,如「Duolingo」、「VoiceTube」,手作則可以參考「Skillshare」等,充滿豐富資源可供利用,只要運用關鍵字搜尋,妥善運用數位學習,即使疫情下也能持續獲取新知、保持求知管道暢通。

 

當然,如果想品嚐餐廳佳餚美饌,在疫情下餐飲業也逐漸發展出成熟的外送服務,只要動動手指、依舊可以獲得完整的美食享受,不侷限於只能自己開伙,反而可以獲得更多元的生活樂趣。

 

Covid-19病毒疫情無疑將會是一場考驗持久力與耐心的戰役,從學會與自己獨處、重視自我需求開始,再透過通訊軟體維繫人際關係、運用線上資源維持學習新知步調,為兼具防疫與生活的後半場人生按下重啟鍵。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您的鼓勵是我們進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