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樂退精選好文

理財6thSeptember2022

存子女教育基金6大招

fb line
教育是為人父母對子女人生最重要的投資;教育基金該如何準備?是該開獨立帳戶,每年固定存入一筆資金,還是搭配投資,追求更大的成長空間?每個人主觀的看法、風險承受度都不同,建議您可以這麼做:
 
1.設定能力範圍內的具體目標
據統計,一般人從私立幼稚園到私立大學,加上才藝費、補習費,粗估至少約450 萬元;如果是公立教育體系則費用有機會減半,約200 萬元左右。若計畫到國外念研究所,則須再增加250萬元的準備金。一般家庭要存下動輒數百萬資金,確實不容易,但只要有計劃的儲備,即使沒有達標,至少缺口也不會太大,若有幸超額完成,餘裕的資金可以做為旅遊、購屋,甚至創業基金。因此,只要能力許可,多存遠比少存甚至不存來的好。
2.做好經濟來源者的風險規劃
在幫子女存教育金之前,先檢視夫妻雙方的基本壽險、醫療險夠不夠。因為孩子成年前需要仰賴父母,一旦發生風險,一定要有足夠的保險理賠來支應家庭開銷,否則別說教育,基本的生活開銷恐怕都會受影響。以壽險來說,主要經濟來源者的壽險額度最好是家庭年收入的10倍。另外,夫妻也要有基本的醫療保險,包括醫療險、意外險、防癌險等。在預算上,家庭保障型的總保費,最好控制在家庭年所得的10%~20%之間。
3.整理家庭資產負債表,不要顧此失彼
父母在為子女存教育金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忽略預留自己的退休金。「養兒防老」已不合時宜,雖然為人父母總想給予孩子充分的資源,但也別忘了自己的下半輩子做準備。著手整理家庭資產負債表、每月收支表,扣除必要支出後,做好資源分配,兼顧養育子女及滿足自己的養老需求。
4.選擇穩健的教育基金儲備標的
有些父母因為家庭臨時的重大支出或為了投資周轉,而去動用子女教育金,失去財務規劃的初衷,建議可以利用保險來規劃教育基金。保單不宜短期解約的特性,符合教育基金系為中長期所規劃的特性。至於要選擇台幣或是外幣保單,則可以參考子女的求學規劃,台幣保單適合國內升學使用,優點是沒有匯率風險,缺點是宣告利率與預定利率不及外幣保單,而外幣保單則相反
5.依收入分階段配置存入金額
隨著在職場的歷練,累積更多經驗,收入自然有機會逐漸增加,因此,適時提高各種基金的存入金額顯得格外重要。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如果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來消費,一旦收入減少,生活品質與消費規格皆會受到影響,因此累積教育基金不一定要一次到位,但是一定要定期檢視,彈性調整。
6.挑選適合的理財顧問
雖然大家都知道高報酬會伴隨高風險,但是當我們看到別人獲利頗豐的成功經驗,難免會想「見賢思齊」一番。然而,如果沒有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貿然複製別人的投資方式,通常不會獲得讓自己滿意的結果。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果不確定自己適合用哪投資工具來存子女教育金,最好的方法就是尋找理財顧問提供專業協助。讓理財顧問從釐清理財目標開始,教導如何做家庭資產負債表、挑選適當的投資工具,必能更有效的協助每個家庭,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分階段準備足夠的教育金。
 

超前佈署,打造家庭完善退休規劃>> 家戶版退休金試算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您的鼓勵是我們進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