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退精選好文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你有一夜好眠嗎?研究顯示,睡眠與健康息息相關,台灣有25%的民眾有失眠、睡眠不足等睡眠困擾,不僅影響工作表現,還有可能引起三高、糖尿病、癌症及相關精神疾病。
三種常見的睡眠障礙,你屬於哪一種?
常見的睡眠障礙包括失眠症、睡眠呼吸障礙與睡眠相關運動障礙。
- 失眠症:分為入睡困難、睡眠中斷與過早醒來。主要成因包括精神疾病、身體疾病、藥物、睡眠週期混亂。
- 睡眠呼吸障礙:最常見的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也就是睡眠中發生短暫呼吸停止超過10秒鐘。長期處於睡眠呼吸中止的病患,就算擁有足夠睡眠,白天依舊會感覺疲倦。肥胖、男性、高血壓是這類疾病高危險群。
- 睡眠相關運動障礙:最常見為「不寧腿症候群」,每當躺在床上想睡時,就會想要挪動肢體,同時腿部會有麻、脹、癢、灼熱等不舒服感覺。
建立七個生活好習慣,讓你一夜好眠
「睡眠呼吸中止症」或「不寧腿症候群」需靠就醫治療。排除生理疾病後,養成7種生活好習慣,有助提升睡眠品質:
- 降低體脂肪:減脂可以降低睡眠呼吸中止症發生的機率,並避免因腹部脂肪對心肺造成負擔而影響睡眠。
- 建立固定運動習慣:適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腳踏車等,可以幫助睡眠,但要注意睡前運動容易亢奮,影響入眠,最好的運動時間是傍晚,30分鐘的有氧運動,能有效幫助睡眠。
- 改變飲食:睡前四小時避免攝取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因、酒精,以免破壞睡眠結構。多攝取具維生素B群、色胺酸、鈣、鎂等營養素的食物如香蕉、牛奶、堅果、雞蛋、深綠色蔬菜等,有助提升睡眠品質。
- 放鬆訓練:睡前透過兩種放鬆基本訓練:「肌肉放鬆」、「腹式呼吸」,可降低身心活躍狀態,讓身體逐步放鬆,迅速入眠。
- 建立良好睡前儀式:睡前過度使用手機等3C用品會刺激大腦,影響記憶及認知功能,建議可以透過閱讀小說、聽音樂、使用精油等睡前儀式放鬆,幫助入眠。
- 睡眠環境:包括挑選適合自己的寢具、關閉光線、維持安靜的環境、調節室溫、保持良好通風等。
- 壓力管理:心理學家建議睡前花15分中寫下一天感恩的事,有助大腦調節情緒,讓睡眠品質更好。
對症下藥,排除睡眠障礙
檢測自己的睡眠習慣,以上你做到幾點?解決睡眠障礙,要找到根源,才能對症下藥。如同養成規律的理財習慣,方能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才能為健康儲備更多本錢。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您的鼓勵是我們進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