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樂退精選好文

理財22ndAugust2022

五大招教您如何避免金融詐騙

fb line
根據真實犯罪紀錄改編的電影《Tinder大騙徒》,描寫在交友軟體上假扮富二代進行戀愛詐騙,並且利用受害者被詐騙的資金繼續欺騙下一位受害者,或許真實生活中並沒有那麼戲劇化的情節,但身處台灣,您或多或少接過或聽過朋友碰到詐騙電話,包括自稱檢警監管帳戶、網購平台要解除您的分期付款,需要您進一步提供個人資料或至ATM操作;或是不明LINE群中號稱能享有穩賺不賠的加密貨幣投資機會,要您匯款給投資專家進行操作。在生活中這些金融詐騙似乎無處不在,民眾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五大避免被金融詐騙的方法:
 
  1. 不要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個人資料
    現代人用社群網路分享生活、展現自我,但如果您公開分享足夠多的個人資料,或許詐騙集團可以利用這些資料來獲取您的信任進而設下騙局。
    分享個人資料不是問題,但前提是你必須確定由信任的人才可以獲得這些資料,也不要在任何社群媒體上分享任何銀行帳戶、信用卡卡號等敏感個人資料。
 
  1. 檢查所有帳戶和密碼
    關注自己所有的銀行帳戶和信用卡的交易狀況來防範帳戶或信用卡被盜用。具體做法可以定期檢查你的對帳單,確認您對帳單上的所有交易是否有印象。或在重大交易後檢查您的銀行和信用卡對帳單上的交易行為是否相符,如果有發現任何問題,請聯絡相關金融機構進行查證。帳戶管理上,則建議要保持密碼的私密性和複雜性,並且盡量不要多個帳戶使用同樣的簡單密碼。
 
  1. Google? Facebook? PayPal? 看清楚網址
    詐騙集團經常偽裝成常見的品牌名,並藉由釣魚郵件來欺騙大眾,讓人們以為正在與值得信賴的公司合作,進一步不知不覺地陷入騙局。在提供任何財務相關資料之前,請確保你與品牌、網站或你認識和信任的人/廠商合作。
 
  1. 對任何資訊保持懷疑
    這是民眾可以保護自己的最重要方法,不僅可以防止財務詐欺,還可以防止大多數類型的詐騙。如果某個投資機會條件好得令人難以置信,那麼它很可能就有問題。有正確的風險意識,了解一夕致富的機會背後可能有什麼風險或問題,才能避免血本無歸的下場。
 
  1. 了解自己投資的商品
    加強自身的金融常識與素養,在購買任何商品前做好功課,並擁有一個良好的金融財務決策過程是防範詐騙的不二法門。包括了解自己所購買的商品內容、相關風險及自身權益,確認所購買的金融商品適合自己,並且任何決策都經過自身評估以後才決定,除了防範詐騙,也防範被勸誘購買不適合自己的金融商品。
 
分享以上這幾個方法,希望幫助民眾保護自己、聰明安全理財。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您的鼓勵是我們進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