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樂退精選好文

生活25thFebruary2022

健檢項目怎麼選?「四大面向」精準規劃健檢套餐

fb line

近年來,國人定期健康檢查的觀念逐漸成熟。好的體檢方案不僅有助了解身體狀態,針對重大疾病亦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然而,健檢項目動輒上百種,民眾應如何選擇?

 

四大評估構面有效規劃
年齡

年齡越高,需要檢查的項目與頻率相對也高。20多歲的年輕人,每三到五年針對一般基礎項目檢查即可,40歲後,建議增加癌症、肺部、心血管等精密檢查,頻率以每年一次為佳。

 
家族病史

為監控家族遺傳對健康的影響,可增加家族病症的細部篩檢,如:家族有糖尿病史,可增加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胰島素阻抗等檢查項目。目前國民健康署針對四癌提供免費篩檢(如下表),可多加利用。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環境與工作型態

久處特殊居住環境,對健康會造成潛在影響,例如鄰近高污染工業區,或有高壓電塔,可能需要做癌症相關檢查。而常見的工作形態如久坐的上班族,建議定期做代謝症候群包括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檢查;若是在高粉塵環境工作,則需增加呼吸系統相關檢查。

 

疾病特性

有些疾病的發展緩慢,不需每年篩檢,例如大腸癌的發展期約5到10年,若無家族病史,三到五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即可。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就需要定期監測相關數據變化,若體重已超標,更要定期檢查。

 

高品質退休生活:健康的身體與健全的財務缺一不可

擁有高品質退休生活的前提是健康。身體健康不僅讓人省去許多煩惱與不適,更能減少財務支出。定期檢查身體狀況,提早進行相應作為如運動、改變飲食習慣等,是準退休族必修的功課。

 

健全的財務則是站穩退休生活的第二隻腳。定期檢視退休金準備狀況,確保退休後的財務水準,如發現重大缺口,及早調整與規劃,退休生活才能無後顧之憂。

 

由此可見,定期檢視退休資產配置與定期健康檢查一樣重要;健康的身體加上健全的財務,才能讓退休生活更加精彩。

 

前往試算了解更多退休金規劃策略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您的鼓勵是我們進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