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退精選好文
人類壽命不斷提升,但各種意外與疾病風險卻是一路相伴。若有一天面臨失智、意外而喪失行為能力,即使有資產也無法保障自己的醫療照護,甚至因為財產分配,而影響一家人往後的平穩?
資產信託常被認為是專屬豪門巨富等級的理財工具。其實個人、家庭的照顧,老後安養的財產保全等需求,都可以透過信託達成。金管會也因應台灣社會高齡化、少子化趨勢,自109年9月1日推動信託 2.0「全方位信託」計畫。包含鼓勵推動「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信託專業能力認證制度、推動「家族信託規劃顧問師」認證計畫等,以「量身訂做」概念,期許國人可善用「信託」提前規劃自己的資產分配,讓信託成為保障財產的重要工具。
財產提前規劃信託專款專用 不讓子女繼承的遺產變「遺慘」
信託產品的最重要精神,便是為委託人在專款專用的概念下,符合委託人需求客製專屬的財產管理、運用方式,以達到財產保障的目的。那麼,信託產品如何具體以專款專用的精神,延續財富對家人的照顧呢?
李董是事業有成的中小企業主,一年前因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已經罹癌,短短半年便撒手離世。雖然生前已經立好遺囑,交付公司股權與房產予配偶,並將存款分配給才剛上國小的李小弟,並在成年之前交由李太太全權管理,但經過此一風波,李太太也不禁感嘆生命無常。若是未來自己再有任何意外,年幼的孩子會否在迷失於突然擁有的大筆財富?不但可能失去上進的動力,或因財富吸引壞朋友,人生走上歧路,遺產反而成「遺慘」!
經過一番考量,李太太決定將李小弟繼承的2,500萬元現金成立自益信託。透過信託的特性,設定款項的提領條件,進而讓李小弟能夠在規劃下妥善利用資金。此外,李太太在這筆信託中,設定自己為信託監察人,即使李小弟成年,也能夠持續監管李小弟的財產使用。李小弟在信託的照顧下,除了基本的生活準備金、結婚生子等人生大事的資金援助,讓未來生活不虞匱乏之外,李太太為了增強小孩向上的動力,也規劃了專門用在教育、留學、就職後的薪資加碼,甚至創業的的獎勵資金,只要符合條件就能請領。期許李小弟能夠在父親遺愛的照顧下,善用資源開拓自己的一片天!
信託客製精神 完善財產保障
由前述的案例分享,信託有如為資產加上一道安全鎖。除了委託人可以設定各種財產的運用條件外,也可以加入信託監察人的角色,為信託契約的行使增加保障。例如案例中如果沒有李太太的監察人角色,李小弟可能利用變更契約的方式一次提領遺產,讓李先生與李太太的美意產生遺憾。而李太太還可加入其他監察人共同管理信託契約,以避免李太太因意外或過世無法持續管理這筆信託財產。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可以依照需求,為資產規劃不同的信託業務,達成財產保障、安養、傳承的目的。為自己,也為家人客製穩健安心的幸福!